微信公众号

抖音号

网站首页 / 工作动态

工作动态

当前位置:工作动态

筑牢结核病实验室检测防线 助力精准防控

发布时间:2025/02/13 来源: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浏览:192 次

1 月2日至22日,南京市疾控中心为进一步提升结核病实验室检测质量,强化生物安全管理,对市内定点医院结核病实验室展开了全面现场督导。此次督导旨在全面了解实验室运行状况,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,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坚实保障。

一、多维度调研,洞察实验室运行现状

1、人员配置:专职主导,兼职待优

调研数据显示,多数定点医院已充分认识到结核病实验室检测工作的专业性,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。这些专职人员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,有力保障了检测质量与生物安全。然而,受人员编制和工作安排等因素影响,部分医院仍存在兼职人员参与检测的情况。由于兼职人员精力分散,轮转交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测工作的时效性与规范性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多数医院重视实验室人员培训,定期组织参加专业培训,内容覆盖检测技术规范、生物安全防护等。部分大型医院还积极选派骨干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,提升团队专业水平。但部分基层医院因经费和人员调配困难,人员参加培训频次低、培训内容不系统,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对新检测方法和生物安全要求掌握不足。

2、生物安全与感染控制:部分达标,仍有短板

在实验室专用性方面,部分定点医院设有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结核病专用实验室,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。但部分医院受场地限制,仍与其他项目共用实验室空间,增加了结核菌传播风险。

通风系统方面,多数实验室安装了机械通风系统,能及时排出含结核菌气溶胶。但部分基层实验室仍采用自然通风,在结核菌浓度较高时,通风效果欠佳,感染风险增加。

各实验室均配备了含氯消毒剂、75% 乙醇等常用消毒剂,并能定期对实验环境进行消毒。部分实验室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,但存在照射时间不足、记录不完整的问题。此外,多数医院能定期对生物安全柜、高压锅、紫外线灯等设备进行检定和维护,但个别医院存在设备超期未检、维护记录缺失的情况。

3、检测能力:项目多元,新挑战浮现

各定点医院结核病实验室基本能开展痰涂片镜检、痰培养和 GeneXpert 等分子生物学检测,大幅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。分子检测技术的应用,极大提升了结核菌的检出率和检测效率。然而,在督导中发现,分子检测阴性但涂片阳性的样本数量有所增加。这一情况表明,现有检测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,尤其需要提升痰培养率,以及培养能力和菌株鉴定能力,以便为结核病诊断提供更全面、准确的依据 。

多数医院能满足区域内结核病患者的检测需求,痰涂片镜检能在24小时内出具结果。而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因流程繁琐、样本质量、仪器故障等问题,检测结果的及时性也存在差异,导致报告出具时间偶有延迟。

二、盲法复检:持续优化,提升检测精度

2024年,南京市定点医院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痰片盲法复检工作。各医院随机抽30张片子,无论是作为初检者还是复检者,各定点医院均无量化误差、无定性和定量错误,整体痰涂片检测结果符合率达 100 %。

三、靶向施策,推动防控工作再升级

针对此次督导发现的问题,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:各定点医院应根据实际工作量合理配置专职人员,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,提升人员业务水平和生物安全意识;尚未设立专用实验室的医院应尽快规划建设,采用自然通风的实验室应逐步安装机械通风系统,同时加强消毒和设备管理;加大实验室设备投入,尤其要围绕提升痰培养和菌株鉴定能力,引入先进设备,优化检测流程,缩短报告出具时间。同时,各医院需严格落实痰片盲法复检制度,统一镜检标准,强化内部质量控制。针对分子检测与涂片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,各医院要完善检测策略,规范检测流程,充分发挥各类检测技术的优势,提高结核病检测的准确性。

此次督导行动为南京市结核病实验室检测工作指明了改进方向。未来,南京市将持续加强对结核病实验室的监督管理,不断提升检测质量和生物安全水平,为结核病防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。

 

责编:何   敏

审核:李成国

发布:刘晨曦